元旦是世界节日,是公历的1月1日,也被成为公历年、新历年或阳历年。元旦节是世界新年,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,代表着一年之始,在这天会放3天小长假,各地张灯结彩,喜庆佳节。元旦历史悠久,关于元旦的更多信息,可以参考下文。
元旦
元旦,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。元旦是每年阳历的1月1日,“元”也就是开始的意思,而“旦”就是日,即“初识的日子,表示新年的第一天”。凡数之始称为“元”;“旦”,象形字,上面的“日”代表太阳,下面的“一”代表地平线。“旦”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,象征一日的开始。“元”和“旦”两个字结合起来,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。中国元旦分为古代元旦和现代元旦,含义各不相同,习俗略有差异。
古代中国元旦习俗
古代元旦是农历正月初一,是为了纪念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。在元旦的时候,在北宋的京城,宫廷里要举行大规模的朝会,皇帝要受百官的朝贺,人们称之为“排正仗”。此时,常有辽、高丽、西夏、于阗、回纥等地的外交官前来朝贺。除此之外,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,如祭诸神祭先祖,写门对挂春联,书写福字、舞龙灯,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、祭祖先、贴春联、放鞭炮、守岁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堆火等庆祝活动。
现代中国元旦习俗
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,把阳历1月1日定为元旦,由于元旦是在我国民国时期才诞生的。庆祝的习俗习惯,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的习俗,或者也可以说是春节的袖珍版,沿用了中国古代部分的传统庆祝方式,比如放烟花,杀三生,祭鬼神,拜祭先祖等。
元旦属于国际节,很多国家都把元旦列为法定的节日,在中国也同样如此,新中国成立以后,规定元旦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,后来改成元旦放假三天。但在中国,并没有固定的习俗来庆祝元旦,所以在元旦期间,各地会有很多方式庆祝元旦,例如元旦吃水饺(寓意吉祥财富)、元旦举办各种汇演活动(增添节日喜庆)等等。